绵阳游仙:动起来乐起来强起来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每日速看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3日电 (周钰)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紧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期体育工作实际,将全民健身作为重点工作,促进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如今,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体育品格正在为富乐大地转型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正能量,让千千万万的游仙百姓动起来、乐起来、强起来。
体教融合 学子身体素质提升
【资料图】
跳绳。 游仙区委宣传部供图
剑南路小学的轮滑,万达小学、新桥小学、五里路小学的足球,徐家小学的花式跳绳,富乐学校的游泳,富乐中学、富乐小学、游仙中学的篮球,五里路小学、育红小学的排球,富乐中学、富乐小学、万达小学、开元中学的田径……走进游仙区每一所学校,透过学生们欢笑的脸庞,是各种正在蓬勃开展的特色体育项目。
加强校园体育特色品牌创建是当前游仙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亮点之一。“过去,各校存在重文化课成绩,轻体育锻炼的突出问题。”游仙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上升,体能、耐受力、柔韧性等体质健康指标持续下降,成为社会关切的热点。
为了让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游仙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先后出台了《游仙区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
全区各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办学理念,扎实推进阳光体育、幸福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中小学校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校园体育已形成常态化。
同时,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体系,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考核测试结果反馈家长,以评价倒逼家长,引导学生重视和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家校协同育人体系。
近年来,游仙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逐年上升,2022年优良率达50%以上,合格率达98%。
人才涌现 竞技赛事硕果累累
骑行。 游仙区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第十四届省运会上,游仙区运动员依靠速度轮滑+短道速滑项目拿下4枚金牌。
作为一种因冰雪而兴起的运动,轮滑一直是我国北方城市的强项。而游仙区位于南方,为何能将轮滑运动发展得如此之好?
“这得益于游仙在竞技体育方面坚持体教融合,注重人才培养及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在全区营造了良好运动氛围。”剑南路小学副校长何赫介绍,之前剑南路小学没有专业的轮滑教练,也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轮滑发展困难重重。
经过政府对接,邀请到专业教练到学校对学生及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又将空闲场地修建为轮滑训练基地、轮滑冰球训练场,并将轮滑项目纳入学校地方特色课程。
剑南路小学也不负众望,自2012年组建轮滑队,其在全国轮滑赛事中取得了3金、5银、8铜等50余次全国前六名的成绩。学校也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冰雪特色学校”。
剑南路小学轮滑发展是游仙区重视竞技体育的一个缩影,游仙区结合实际大力实施“北冰南展西扩”及“校园冰雪计划”,推动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建设,将轮滑运动作为体育特色项目纳入地方特色课堂,持续为国家输送优秀冰雪人才。
1月29日,游仙区学生宋佳蕊在短道速滑世青赛上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银牌和女子500米铜牌,创造了绵阳运动员在世界冰雪项目顶级赛事的最好成绩。3月11日,宋佳蕊在2022—2023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上夺得女子500米金牌,这是游仙运动员在全国冰上项目上的首枚金牌。
据游仙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游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了校内、校际体育比赛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每年定期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并严格落实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
针对轮滑项目群众基础好、轮滑与滑冰相似度高的实际,游仙成立了青少年轮滑俱乐部和轮滑协会,在东山公园修建了专业轮滑比赛场地,在剑南路小学等学校修建专业训练场地,将轮滑运动列入中小学少年宫项目,每周定期开展轮滑训练。
目前,游仙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后备人才基地”1个、注册青少年运动员164人,建成七一剑南路小学、绵阳市开元中学、富乐学校等5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新增4所四川省运会短道速滑项目布点学校。
去年,游仙运动员代表绵阳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获得4金、4银、4铜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冰雪项目上,取得了金牌数和奖牌数第一名的好成绩。
全民参与 群众体育百花齐放
近日,来自全区的跑步爱好者齐聚游仙职业技术学校,参加由游仙区跑步运动协会发起的“每周一跑”活动。
随着口令声响,跑步爱好者按照事先的安排,先来一场两公里集体跑,再来一场分组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技能与体能的比拼,速度与激情的碰撞,健康与快乐的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给了我们将跑步运动打造成一项群众体育运动、助力游仙体育事业发展的信心。”游仙区跑步运动协会会长邓东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周星期日,都会在游仙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此活动,“每周一跑”也应运而生。
“跑步需要氛围与鼓励,更需要督促和指导,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健康。”邓东介绍,目前,游仙区跑步运动协会已有200余名注册会员,包括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4名运动健将。
扭秧歌、打太极、打羽毛球、跳广场舞······时下,在游仙区科学家公园,每天都能瞧见一派热闹的景象。
“下楼就有锻炼的场地,大家茶余饭后出来散散步、跳跳舞既锻炼了身体,还能交到不少朋友,心情也好。”每天都来跳广场舞的李阿姨开心不已。
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体育锻炼,离不开游仙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近年来,游仙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始终将全民健身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丰富载体、强化指导、健全机制等措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快乐健身,健康生活。
据悉,2020年,游仙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区有体育场地单位327个,体育场地830处。现有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各一处,建有东山体育公园,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滨江体育公园。2021年,游仙区教体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完)